인천공항으로 가는 길이 밀린다.
9시 54분에 승차하며 1인당 14,000원씩 지불한다.
공항에 도착하니 12시 15분 남경으로 출발하기로 했던 비행기 탑승 수속이 마감되었다.
이럴 수가......
여행을 포기할 것인가?
인근 도시인 상해로 가는 비행기라도 알아보았다.
12시 50분 비행기를 타기로 하여 수속을 밟았다.
122,600원과 225,900원으 추가요금이 발생하였다.
상해포동공항에 도착하여 서둘러 남경으로 가야했다.
여행 계획을 남경에서 시작하는 것으로 예매한 것도 있고 공부한 것도 있기 때문이다.
공항선을 타고 광란로역으로 가서 2호선으로 환승하고 홍교 기차역으로 갔다.
상해에서 남경으로 가는 기차표는 핸드폰으로 예매하였다.50,658원
상해지하철에서 우리 회사 직원을 만났다.맨 오른 쪽 최 군.이제 입사하여 수습을 막 마쳤다고 한다.
지하철에서 한 젊은이가 한국 유투브를 보길래 말을 걸었더니...
조선족으로서 중국법인에 취업한 것이다.
참 신기하였다.
서로 연락처를 교환하였다.
홍교기차역에 도착하였다.
지하철에서 기차역으로 이동하여 남경으로 가야한다.기차는 17:44 출발한다.
시간이 많지않고 그 넓은 홍교역사를 무척 급히 많이 달렸다.
상해를 출발한 기차는 무석을 지나 상주를 지나간다.
무석은 많이 들었던 지명이다.
밤 8시 10분,魚香茄子飯, 한그룻만 시켰다.39.5원
물고기와 닭고기가 든 탕과 가지를 덮은 밥 한 그릇이 나왔다.
드디어 남경남역에 도착하니 저녁이 된지 한참 지났다.
대략 3~4시간 애초 계획에 후행하고 있다.
어차피 시간은 되돌릴 수 없으니 저녁밥이라도 천천히 여유있게 먹자하였다.
아마 프랜차이즈인듯한데 밥에 가지가 얹어있다.
정갈하고 맛있다.
우리는 무척 허기져있었다.
남경남역에서 도심으로 들어가려면 지하철을 타면 그만이지만
핸드폰으로 예매한 기차표들을 다 찾기로 했다.
미리 다 찾아둬야 시간 절약할 수 있기 때문이기도 하고,시내 들어가는거 너무 서두를 필요 없기 때문이다.
표를 찾아 와서 애초 기다리던 아내를 찾았지만 쉽게 찾지 못했다.
남경남역 광장 한구석에 기다리던 아내를 쉽게 발견하지 못했던 것이다.
아마도 피곤하여 내가 기차표 찾으러갈 때 따라오지 못했을 것이다.
낯선 곳에 놓이는 두려움보다 움직여 피곤함이 차라리 나았나 보다.
앞으로 전개될 남경 여행의 이해를 돕기 위해 바이뚜에서 강소성과 남경에 대한 기사를 검색하여 옮겨본다.
江苏,简称“苏”,是中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南京,以“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得名。
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下游,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北接山东,地跨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
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远古人类、吴越文化、长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便是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省区之一。江苏拥有江淮、金陵、吴、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共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江苏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名胜古迹遍布全省,全省13个城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也是中国5A级景区最多的省份 。
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素有“山水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地理上跨越南北,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 。地形以平原为主,陆地面积10.32万平方千米 ,占全国的1.08%。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少,是中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 면적이 비교적 작은 성의 하나이다.
江苏地处长江经济带,下辖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百强,是唯一所有地级市都跻身百强的省份 ,截至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900.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07189元 ,常住人口8029.3万人。江苏人均GDP、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中国各省第一 ,成为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 ,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 。
江苏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 ,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与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강소성 역사>
先秦至秦汉
夏、商、周三代,江苏北部属东夷、淮夷,江苏南部属勾吴 。夏朝隶属九州中的徐州和扬州。商朝后期至西周,出现了徐、吴两个诸侯国。
春秋期间(前770年~476年),分属齐、鲁、宋、吴、楚等国。
秦代实行郡县制,境内长江以南属会稽郡,以北分属东海郡和泗水郡。
西汉初年,郡国并行,江苏省先后分属楚、荆、吴、广陵、泗水等国,会稽、丹阳、东海、临淮、琅邪、沛等郡。东汉永和五年(140年),省境长江以南属扬州,以北属徐州。
三国鼎立期间,分属孙吴、曹魏二国。
两晋时期
西晋建国初,江南复属扬州,江北复属徐州。东晋及南北朝时期,江苏省大体上以淮河一线为界,以南属南朝,以北属北朝。从晋怀帝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年~453年),南迁移民,其中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 。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均定都于南京。
隋唐时期
隋统一中国后,境内分置苏州、常州、蒋州(今南京)、润 州(今镇江)、扬州、方州(今六合区)、楚州(今淮安区)、邳州、泗州、海州和徐州。
唐分中国为十道,江苏分属河南道、淮南道及江南东道。
五代时期(907年~960年),淮北的徐州先后属梁、唐、晋、汉、周,江南的苏州属吴越钱氏,其他各州先后属杨吴和南唐。
宋元时期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分属江南东路、两浙路、淮南东路、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宋室南渡,宋金对峙,金人据有淮北,南宋据有江南和淮南。
元代实行行省制,江苏南北分属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
靖康之乱后,靖康元年至绍兴十一年(1126年~1141年),北方人民南迁以本阶段人数最多,短短十余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十一年(1141年),绍兴和议达成,和约规定南宋不得接收金朝“逃亡之人”,南迁的浪潮始告消退 。
明清时期
明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今江苏范围内先后称为南京、京师,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复称南京,大致辖有今江苏、安徽两省和上海市,因相对于北直隶称南直隶,南京是明朝陪都。南京应天府治江宁、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区)。辖:江宁(县治在今南京市区东南部)、上元(县治在今南京市区西北部)、句容(县治在今江苏省句容市)、溧水(县治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县治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江浦(县治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六合(县治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溧阳(县治在今江苏省溧阳市)共8县。
明洪武十三年(1386年),罢中书省,苏州府归属南直隶(南京)六部管辖。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迁都北京,苏州府归属直隶南京六部(简称南直隶)管辖,吴、长洲两县隶苏州府。
清初灭南明,废南京,以南京原辖区域改设江南省。 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含今上海)、安徽二省,江苏省(巡抚衙门驻苏州)辖江宁府(今南京)、苏州府、徐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松江府(今上海)、扬州府、淮安府, [14] 两江总督署驻江宁,江苏巡抚衙门驻苏州。这是江苏建省之始,“江苏”之名取江宁、苏州两府首字而得名,简称“苏”。
到清末时,江苏省辖有8府3直隶州1直隶厅。期间,太平天国曾在咸丰三年至同治三年(1853年~1864年)间建都南京,称天京,并曾在境内短暂地设置过天京省、天浦省和苏福省。光绪三十年(1904年)以江宁府、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4府和通州、海州2直隶州范围置江淮省后旋即撤裁。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析置江苏省江宁县设立南京特别市,析置江苏省上海县、宝山县设立上海特别市,分出江苏省,直隶于国民政府行政院,称院辖市。
民国十七年(1928年)至1949年,镇江成为江苏省省会驻地。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立行政督察区。江苏省的体制一直延续到民国以后。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解放。1949年6月,江苏全境解放,设苏北、苏南行署区及南京市三个省级行政区。
1952年,为了更好治理洪泽湖,安徽的盱眙县和泗洪县划归江苏,作为交换,萧县和砀山县划归安徽。
1953年1月,三个省级行政区合并,恢复江苏省建制,南京市降为省辖市,并将省会设在南京市。
<남경시>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km²,2017年建成区面积1398.69km²,常住人口833.5万人,城镇人口685.89万人,城镇化率82.3%,是长三角及华东唯一的特大城市。
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是中国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 ,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 ,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 4대고도 중 이민족 정권 수도가 되지 않았던 도시이다 ,
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南京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明清时期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截至2016年,南京各类高等院校74所,其中111计划高校9所及学科25个,仅次于北京;211高校8所、双一流高校12所,仅次于北京上海;两院院士82人、千人计划特聘专家87人,均居中国第三。
2017年11月26日,中国南京获得2020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的举办权。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且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也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南京一带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 ,35-60多万年前就有猿人在南京地域生活,汤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南京猿人化石,是截至2010年已发现最早的南京的人类生活遗迹。南京猿人化石的出土,是中国古人类研究及旧石器时代考古领域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发现。同一化石点发现两个人种,全世界仅有南京一处。这不仅让“南京猿人洞”成了全球唯一的同一化石点发现两个人种的地方,也为人类多地起源论提供了有力依据,中国人并非起源于非洲。
约7000-8000年前,出现了以北阴阳营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今栖霞地区已有农业文明产生。 在市中心的鼓楼岗北阴阳营、江宁区陶吴乡咎庙等地,发现200多处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出土大量的陶器和石、骨制成的生活用具。3000年前,秦淮河流域出现了密集的原始聚落,被称为湖熟文化。春秋战国时,在这些聚落的基础上形成了南京地区最早的城邑。
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公元前571年,楚国在今六合已设有棠邑,置棠邑大夫,是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地方建置,也是南京建城的开始,至2018年已有2589年。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今朝天宫一带筑冶城,开办冶铸铜器的手工业作坊。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后,范蠡在今中华门外的长干里筑越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
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改秣陵为建业。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今南京图书馆和六朝博物馆下均保留有建康城遗址。六朝时期的建康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衣冠南渡使汉民族在南京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六朝南京城和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六朝建康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首开都城中轴对称布局的先例,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并深刻影响到东亚各国。六朝皇宫台城,为北魏都城以及东亚各国争相效仿,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深远影响了后世都城建设的形制。
隋唐两代,南京受到北方刻意贬抑,但地理上的优势使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强大。李白、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诗人都在这里生活、游览过。
唐亡后,南唐定都金陵,并扩建城邑。北方中国战火不断,而自杨吴始,70多年境内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秦淮河两岸集市云集,经济繁荣伴随着文化的发达,诗词、书画都开一代之风。
宋元时期的金陵是东南地区的经济重镇,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3次以宰相之位担任江宁知府,并定居、终老在此。1129年,宋高宗赵构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行都,为江南东路首府。1138年定建康为留都。南宋名将岳飞曾在南京牛首山一带大败金兵,并有抗金故垒遗存。
元代时改为集庆路,城内设有东、西织染局,组织丝织品大量生产,专业工匠有6000多户,南京云锦成为元代皇家御用品,南京成为江南地区纺织业中心。
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改为应天府。1368年建立明朝,以南京为京师,南京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迎来历史上的第二次高峰。明初京师总人口约70万人,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修造历时达27年的南京明城墙,是世界第一大城垣。鸡笼山麓的国子监学生多达近万人,还有日本、朝鲜、安南、琉球等国的留学生在此学习。
1402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建文帝帝位,攻占南京后称帝,改元永乐。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将南京改为留都,设南京六部等机构,行使双京制,应天府(南京)和顺天府(北京)合称二京府。1430年,郑和从南京龙江关(今下关)启航,率领2.7万余官兵,驾驶宝船61艘,开始第七次远航。
明代中叶,南京城人口达12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首都。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游历中国后,在《利玛窦评传》中写到:“目睹南京这座大城,未免眼花缭乱…明代的南京城极其雄伟壮观,堪与十九世纪的欧洲任何最大的首都相比拟。本朝开国皇帝洪武把它造成奇迹,东方所能见到的一切都无法望其项背。” 终明一朝,南京一直是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644年,明思宗朱由检殉国后,同年五月朱由崧被四镇拥立于南京,改元“弘光”,建立南明政权。1645年,清军兵临江南,攻陷南京后遂即废除国都地位,改应天府为江宁府,成为江南省省府。南京成为统辖今江苏(含上海)、安徽和江西三省军民政务的两江总督都署驻地。在经济方面南京也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在南京设立的规模庞大的江宁织造府,生产丝织品以供应皇家需求。
1842年鸦片战争战败后,同年8月清政府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由此开始。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建立太平天国,改称天京,建都11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
1911年12月29日,起义的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建立。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1927年3月24日,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南京。4月18日在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同年置南京特别市。
1930年改为院辖市(直辖市)。
1927年至1937年定都南京的这十年被称作中国的“黄金十年”,期间南京进行大规模的首都建设,奠定了南京现代城市发展的良好基础。到1937年,南京城市人口增加到100万以上,为中国六大城市之一。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40多天的大规模屠杀,史称南京大屠杀。
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南京解放,成为建国初全国13个直辖市之一。 1952年9月与苏南、苏北行政区合并,成立江苏省;11月15日,南京改为省辖市。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由省辖市改为江苏省省会。 1994年2月,中央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旧称:冶城、越城、石头城、白下、江宁、丹阳、金陵、秣陵、建业、扬州、建邺、建康、秦淮、升州(昇州)、蒋州、上元、集庆、应天、京师、南都、天京、首都
别称:龙盘虎踞(龙蟠虎踞)、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博爱之都、开明之城、江南佳丽地、钟山风雨帝王城
建都朝代:东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五代·杨吴(西都)、五代·南唐、南宋(行都)、明、南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
'중국이야기'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제13차 중국여행 2/7일차 남경 첨원瞻園(2018.10.6 토) (0) | 2018.10.18 |
---|---|
제13차 중국여행 1/7일차 남경 부자묘夫子廟(2018.10.5 금) (0) | 2018.10.18 |
제13차 중국여행 강소성 남경 및 강서성 구강,남창,정강산,무원(2018.10.5 금~ 11 목) 결산 (0) | 2018.10.14 |
제13차 중국여행 강소성 남경 및 강서성 (0) | 2018.09.21 |
제12차 중국여행 17/17일차 북경시 수도공항 출국 및 귀국 (2018.5.28 월) (0) | 2018.07.01 |